提起蓝图,我想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于我而言,不知道是记忆力好还是中国式教育的强大,我的记忆里总是浮现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未来勾勒的发展蓝图的片段。
OK,闲言碎语不要讲,我们还是言归正传,本文要讲的不是行动规划蓝图而是工程蓝图,如果大家正好是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从业人员,那就再也熟悉不过了。非从业人员一定也知道蓝图是设计师在建筑物在建造之前是对建筑物的具体描述,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媒介,施工单位照蓝图建造最终的产物就是我们看到的各式各样建筑。然而,对于工程建设行业而言,蓝图的作用远不止于此。首先,蓝图具有法律效力,签署蓝图的设计师和设计公司必须对设计负有相关的责任,我国采用的是责任终身制,也就是说,一旦出现设计质量问题,哪怕过去了很多年,依然要对设计师和设计公司进行追责,由此,对蓝图有不可修改的要求。其次,出于其法律效力,建设单位向政府主管部门如规划、国土、园林等报批的材料依然是蓝图。第三,蓝图必须以符合国家档案法规的形式作为档案保存若干年,一般情况下设计单位、城市档案馆都要将蓝图作为档案保存起来,因此,对蓝图有耐久性要求。
讲了这么多,大家肯定觉得蓝图竟然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啊,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蓝图,这不是挺好吗?为什么标题确是工程蓝图终将退出历史舞台?这就不得不历数蓝图的七宗罪了。
其一,环保问题。蓝图的制作过程要用到化学药剂,造成环境污染。此外,蓝图散发氮气、一氧化物、碳、甲醇、乙醇、三硝基甘油、三氯乙烯,刺激眼睛、呼吸道粘膜,导致或加重慢性呼吸道疾病。
其二,库房压力。传统纸质档案存放具有各种限制条件,通常要求恒温恒湿、防霉、防蛀、防火的环境,而且需要大量的图纸架和存放空间,各企业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实现长时间的保存。相对城市档案馆仅归档蓝图,设计公司一般要底图和蓝图同时归档。笔者调研过一家设计公司,档案馆藏50万张蓝图,并以每年5万张,约4000册的速度递增,其库房一度由300平方米扩建到1000平方米仍不够用。
其三,数字化障碍。出版蓝图必须要先出版一份硫酸图为原稿,经设计人员签名后才能晒制蓝图,在签名过程中“刮改”硫酸图的情况时有发生,因而最终只有硫酸图才保证了和出版图纸的一致性。尽管归档时设计人员也同时移交图纸的电子文件,但是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得不到保证,造成设计人员只相信归档的硫酸图,而电子文件只能作为参考。
其四,延伸问题。由于无法实现数字化,带来诸多问题。如跨地域项目的图纸校审和交付须往来运输过程和成品图纸,送交蓝图到政府主管部门及审图公司及审图意见的收集返回,均导致工程项目的运转效率低下,数据的检索和再利用困难。
虽然蓝图应用在工程建设行业有近百年历史,然而,随着蓝图引发的问题的持续发酵,行业内外要求替代蓝图方案出台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行业内有识之士的长期探索和论证,白图替代蓝图或数字化交付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笔者了解到,早在2012年,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就委托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中心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数字化审图”和“白图代替蓝图”的研究和试点,充分论证了数字化交付的可行性并在多个实际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
笔者在采访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李嘉军先生时获知,其公司在“白图替代蓝图”和“数字化交付”的项目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将立项、策划、协同、校审、归档、出版的设计全过程均依托行业知名云平台 DBWorld工程云来实现,DBWorld平台也实现了与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中心数字化系统的对接。DBWorld平台基于云的架构、强大的内容管理和项目协作功能、安全可靠的电子签章、灵活适应集团下属各分子公司纷繁复杂设计校审流程的流程引擎(附图)、充分的开放都给李主任以深刻印象。
李主任同时透露,鉴于DBWorld提供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内容管理与协作服务,将来将依托DBWorld云平台开展工程项目总承包业务。
鉴于以上研究和实践的成果,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联合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于2015年11月印发《关于本市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及竣工图纸推行数字化和白图交付的通知》(沪建管联[2015] 462号),正式在上海市范围内推行数字化交付,体现政府在消除蓝图这项系统工程上的决心,标志着数字化交付时代的来临。
笔者认为,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持续升温与数字化交付的深入实践,两者的融合必然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普及,相信有商业嗅觉的公司早就开始行动了吧。
本文供业主、总包、设计院等单位BIM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参阅。更多内容请登录DBWorld云社区(http://community.dbworld.cn ),了解更多建筑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内容及国际工程建设信息化发展动态。
下一篇:没有了